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听说,当时此事把知府老爷都惊动了,亲自和县太爷来贺喜呢。”
“新娘子进门的那一天,我年纪还小,只记得咱们这沈家村,比过节时还热闹十倍,到处都是人。
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新娘子是穿的红绫袄,凤冠霞帔坐八抬大轿来的,下了轿又换了白麻裙。
好像由金家一个十三岁的妹妹,抱着她哥哥的灵牌与她拜的堂,交杯酒直接祭奠在地上了。
自从金婆婆入门守节后,金家从没有一个人敢说她个不字。
金太公在世时反复说,有这么一个好儿媳妇,那是给咱全家人增光,不但全家人,全族乃至全村人的脸上都有光,所以哪怕今后金家穷了挨饿,也一定要让她吃饱饭。”
“应该的应该的。”
女客叹道。
这样的女性在过去实在不少,但是,首先要么本身就是读书人家,要么养大个读书的后代,要么属于大姓大族,不然,多少穷人家守了一辈子寡的女性,至死也是默默无闻。
这位金婆婆,金二叔大哥的第一个儿子,过继到她名下,自小读书,如此有了依仗。
此后整整五十多年,有幸活到七十岁,才有了今日,如果只活到六十九岁,即使官府追赠牌坊,她也看不到了。
周怜叶低着头走路,心里胡思乱想,不知不觉就到了金婆婆家。
此刻低矮的宅子外,被村里人搭建了几十丈长的席棚,四周悬挂了红红绿绿的彩绸,前方竖着各家送来的庆贺对联。
正中一张红色的大方桌,摆放着各种供品,一对满堂红的烛台,插着一对三尺长的大蜡烛,所有人看起来无不喜气洋洋。
供桌后头还架着一张小黑漆桌,桌子上供着打庙里请来的万岁牌,上书当今吾皇万岁万万岁。
桌子上还有个盖了黄缎子的东西,据说乃是从京城请来的圣旨,地上铺了好大一块红毡子,用来让大家伙向圣旨磕头用的。
大棚里,设了上百张桌椅,只有有身份的人才能在那里坐着,其余来瞧热闹的人,一律只能站着。
一班吹鼓手在卖力的吹吹打打,人们在大声交谈。
周怜叶牵着弟弟的小手,看了下上面的数块匾额,除了官府送来的,其余皆沈家顾家等共襄盛举,无非什么流芳百世,贞节千秋之类。
金婆婆身为女性为全村人带来荣光,所以今日允许女人参加,并且特别允许年轻女子进入棚子一侧,近距离的观看,也算过去的社会教育,但也只能隔着一段距离,圣旨之所在的地方,不能冒犯天家威严。
周怜叶没有进去,而是远远站在一颗柳树下,这边没什么男人,她遥遥望见父亲春风满面的,正在与秀才之类的文人应酬,而顾老爷则周旋在一众族长、家长、乡绅中间。
以前类似的场合,都少不了沈四老爷沈嘉绩忙碌的身影,今日他却微笑着陪在沈老爷子身边,倒是其他人不停的过来打招呼。
闹哄哄的好一阵,忽然管事的沈大柱和几个人满头是汗的跑了过来,喊道:“县老爷到了,周学正到了。”
顷刻间,坐着的人全部起身,看热闹的人们如潮涌一般往外跑去,同时锣鼓声越发卖力的响起,村子外还放了三声号炮。
此情此景,周怜叶也不禁迷惑了,暗道一个女人活到这一日,看起来确实很荣耀,也不枉一辈子煎熬。
(未完待续。
)
血刀,红色,血红。不仅是柄杀人的魔刀,也是热血义气的象征。我欲得天下,不惜千万人死。欺我兄弟者请做刀下亡魂。披上枭雄的外衣就再难脱下,背后的酸楚几人得尝?谁说枭雄不爱儿女情长却只能目送情人远去,既走,就不要回头。我心只有中原。本书已完稿,请放心收藏,绝不断更。新书需要支持,请大家多多捧场。...
一睁眼,是迷茫,尽杀戮。杀戮非我念,安生难求!...
新书绝世战神已经上传,请大家多多支持!!...
平静的世界伴随着一名穿越者的到来而变得风起云涌,通往巅峰的路上本是孤独的,但所幸的是在齐越的崛起之路并不孤单...
五年前,一场车祸让她差点丧生海里,是意外还是人为?五年后,当她带着明星的光环回来,她早已...
前世被弃的女律师,今生村里的采桑娃。低矮的农家小屋,瘦弱的母亲,嗷嗷待哺的小外甥,瘦巴巴的弟妹,这便是今生她想要守护的。青砖黑瓦,美食织布,种田赚钱,带领全家人奔小康。只是,那个卖烧饼的他,一心缠紧了她,不离不弃,不生不休,不折手段。哎,本姑娘有桑田万亩为嫁妆,莫非你只用一盒烧饼为聘么?------已有一百万旧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