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是啊!”
沈沛文也一脸惊讶。
沈侃皱眉道:“如今朝廷禁海,私人海上贸易却十分活跃,我对此也颇感兴趣,托人私下里问了些海商,自然不难了解详情。
家中长辈一向与外地商贾没什么来往,不了解也很正常。”
沈沛薇佩服的看着他,说道:“自我朝立国以来,倭寇便屡剿不绝。
唉,到底有没有法子一劳永逸呀?难道就这么等人家杀来了,咱们才忙不迭的调派官军围剿?”
沈沛文也说道:“最可怜的就是百姓,倭人也太可恶了。”
“办法当然有。”
沈侃说到这儿就摇头不愿说了,因为说了也白搭。
以明朝的人口国力,想碾压倭国能有什么难度?如果当年下西洋的庞大舰队还在,只要浩浩荡荡的开到倭国近海,甚至无需打出一发炮弹,倭人就会自动的帮着剿灭流寇。
倭人的德行没有人比沈侃更清楚,永远崇拜强者,欺凌弱者。
问题是出在明朝军队的战斗力已经严重下降,昔日的舰队也腐朽了,世代不变的卫所世兵制就与唐朝的府兵制一样,现如今已经沦为了最大弊端。
明朝中叶以后,江南各卫所出现了大量空额,剩余的兵士也多为军官役用,训练废弛,导致诺大一个明王朝,纸面上的兵力多达280万人,实际上能作战却十分有限。
一边不修军事,一边却因连年内战,锻炼出了一大批悍不畏死的浪人,虽说倭寇缺乏统一指挥,往往以小股力量来杀人越货,但是上下级结构紧密的习俗制度,使得倭寇具备严格管理和良好的军事素养。
此外倭人仰仗于飘忽不定的狡诈战法,模仿葡萄牙人火枪而制成的鸟铳,加上大量的汉人海盗指引,因而对大明各地的实际情况了如指掌,如此屡屡以少胜多。
沈侃是痛心自己没有办法,后世喜欢历史军事的爱好者谁不知道?从战略的角度来看,最有效平定倭患的办法,应该是立即打造出一支实力胜过倭人海盗的舰队,以郑和下西洋时期的造船水平,按理说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
歼敌于海上,震慑倭国于本土,才是战胜对方的根本途径。
再说如果此时能重振海军,那么也正好赶上了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
试想!戚继光、俞大猷等名将所指挥的舰队驰骋于各大海洋,那将何其壮哉。
很可惜历史不能假设,穿越者也得有能力有时间有机会,还得有情商有智商,外加不可或缺的运道,而此时此刻的沈侃却什么都没有。
当然他并不担心倭寇,因为有戚继光等将士和无数的汉家百姓,历史上东南沿海的倭患最终被平定了。
痛心的是那些将惨遭毒手的老弱妇孺,令他有种有力使不出的窝囊感,如果能有一把冲锋枪?
沈沛文沈沛薇看着他眉头紧锁的样子,时而咬牙切齿,时而一脸惆怅,不由得面面相觑。
沈沛文心中一动,忙问道:“莫非……莫非你打算弃笔从戎?”
“不行。”
沈沛文顿时唬了一跳,想都不想的脱口而出,“我决不允许你去杀敌,沙场上刀剑无眼,绝对不行。”
沈雨琴却兴奋的嚷道:“四哥好样的,你要去投军,那就是我的大英雄。”
“闭嘴。”
沈沛文大怒。
血刀,红色,血红。不仅是柄杀人的魔刀,也是热血义气的象征。我欲得天下,不惜千万人死。欺我兄弟者请做刀下亡魂。披上枭雄的外衣就再难脱下,背后的酸楚几人得尝?谁说枭雄不爱儿女情长却只能目送情人远去,既走,就不要回头。我心只有中原。本书已完稿,请放心收藏,绝不断更。新书需要支持,请大家多多捧场。...
一睁眼,是迷茫,尽杀戮。杀戮非我念,安生难求!...
新书绝世战神已经上传,请大家多多支持!!...
平静的世界伴随着一名穿越者的到来而变得风起云涌,通往巅峰的路上本是孤独的,但所幸的是在齐越的崛起之路并不孤单...
五年前,一场车祸让她差点丧生海里,是意外还是人为?五年后,当她带着明星的光环回来,她早已...
前世被弃的女律师,今生村里的采桑娃。低矮的农家小屋,瘦弱的母亲,嗷嗷待哺的小外甥,瘦巴巴的弟妹,这便是今生她想要守护的。青砖黑瓦,美食织布,种田赚钱,带领全家人奔小康。只是,那个卖烧饼的他,一心缠紧了她,不离不弃,不生不休,不折手段。哎,本姑娘有桑田万亩为嫁妆,莫非你只用一盒烧饼为聘么?------已有一百万旧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