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日本人能给多少钱?”
许睿阳虽然知道猪鬃的价值高昂,是各国争抢的战略物资,但具体情况还真是不大清楚。
“至少能给两千六,如果品质好,甚至可能是两千八,港城那边是两千九百元,人家说了,如果是美元,可以按照一比五的比例支付。”
薛凤才说道。
如果按照美元和法币一对五的比例,两千八百法币实际上就是五百六十美元,要注意,现在是民国二十九年,法币是民国二十四年的年底发行,也就是四年的时间,跌的幅度还不是很大。
“我来找买家,你拿着岭南公司的运输证明,帮着他把货物运到特务科的仓库里,等你们来了,对方的钱也估计到了!”
许睿阳说道。
他肯定不会卖给日本人的,这是明显的资敌行为,他打算卖给美国人,对方财大气粗出手爽快,而且这样做还能增加彼此的关系。
特务科刚成立,而且鸿源贸易公司也没开张,日本人还没有反应过来,暂时不会盯着不放,这是赚钱的大好机会!
“一百担大西南来的猪鬃?好,我全都要了,给你六百六十美元一担,现金交易,我这就派人过去拿货,以后有这样的战略物资,你只管收,钱不是问题。”
加文接到电话,立刻就同意了。
美国政府不但向山城政府大量采购,收购散货也是重要的渠道,美国军队的需求量很大,有多少就会要多少,战略物资不能用钱来衡量。
一笔买卖不过是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顺利完成了交易,许睿阳满意,客商也满意,薛凤才更满意。
以五百六十美元作为基础来计算,需要支付给客商四百四十美元,许睿阳给薛凤才的报价是利润一百二十美元,他每担能够拿到两成,就是二十四美元,只是一笔交易得到的分成,就拿到了两千四百美元。
而剩余的每担九十六美元,外加美国人增加的一百美元,将近两万美元,全部落到了他这个科长的手里。
只是,山城政府对猪鬃查的很严,想要走私这么多货物,实在是不太容易,这种机会太少了。
“记住,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准对第三个人泄露只言片语,要被听到什么风声,你知道后果!”
许睿阳说道。
“科长您放心,您是我的老板和财神爷,这样的事情我连老婆都不告诉,以后我觉得还是要弄点黄金,那玩意比美元还好使。”
薛凤才点头哈腰的说道,他被这笔钱刺激坏了。
日军对国统区实施封锁策略,沪市的物资外运要遭到宪兵队严格的检查,但是特务机关的货物,宪兵队就不管了。
转眼就是半个月时间。
许睿阳这家伙不择食,只要能够赚钱的买卖,他就大鱼小虾一起捞,半个月下来,也在沪市的走私圈子里打出了一点名气,主动登门的客商也不少,零零散散的加起来,倒是赚了一大笔钱。
高价值的卖给美国人,体积大价值小的就给日本人,他总得给晴气庆胤一个说法,拿着特别通行证,不是让自己和美国人做买卖的。
战争期间只要有物资有运输渠道,那和坐在家里收钱没什么两样,可这些钱,是他用来搭建人脉关系的,大部分需要送出去,还要给组织留一部分作为经费,真正自己手里花的很少,他也不缺钱。
“春风化雨!”
正打算睡觉的许睿阳,忽然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张嘴就是四个字。
星河圣帝是鱼幻想鱼写的玄幻异界类小说玄幻大世界,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神奇大陆!当时世界强者辈出,传承现世,万族林立。据说一代圣帝流传下七颗灵珠。曾经流传着那七颗灵珠的种种神秘。为了抢夺这七颗灵珠,天下大乱,大劫将至。在这纷乱的世界,一个少年手持灵珠,踏天而出(ps麻烦大家给收藏一下,谢谢大家了,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这本书。)...
精英雇佣兵龙云所在的战术小组在一次诡异的任务中被另一支神秘部队击溃,队友悉数阵亡。从此他踏上了复仇之路,对那支神秘部队及其背后的神秘势力进行终极追杀,在全球范围执行见不得光的黑色行动。追杀与被追杀,猎杀与被猎杀,这是一场最强战士之间的较量!生存与毁灭,权力与控制,这是神与人之间的对决!活着,就要像一颗出膛的子弹一样,勇往直前,一击致命。...
(架空民国)...
重生并非开挂,只是能多些择优而选然而,特殊的身世却带来诸多磨难善与恶,一念间向善而行,永不屈服,搏商海,斗黑恶,战权贵终究书写传奇人生...
卢辰,一名肉体穿越者,无论是穿越前后都是普通人,地球上的人生只是让他会了点腹黑,和一些简单的小技巧。穿越时因为某种原因,使得身体年龄下降了12岁左右。性格有点随遇而安,在老师告知感觉不到他身上的魔力时,打算以打酱油的心态,赚点小钱低调度过一个快活的异世人生,但因为各种际遇被迫卷入权利斗争,无论如何低调,生活也不再平凡,并不得不为了美好生活和生存努力强大。目标赚点小钱,养些美女,远离政治,珍惜生命,不为玉碎,宁为瓦全。PS以上纯属YY,真实故事到底如何,看书吧新书需要支持,各位书友请不要吝啬你们手上的资源,求收藏!求推荐!求包养!...
她是全家被灭门后只能在外祖家寄人篱下的不起眼孤女,凭借着自身的聪明才智逐渐在官家女眷中声名鹊起,一边斗心机兄姐,一边布复仇大计。他是母妃被陷害而死后众朝臣避而远之无人问津的皇子,装傻装弱扮猪吃虎,暗地里招兵买马收揽人心,执着于寻找当年真相。当两人聚到一起一拍即合,在暗中布局,将宣城搅了个天翻地覆。最初的宣城百姓顾...